“侨博”暑期社教活动剪影
       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2017年暑假为孩子们带来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社教活动,吸引了“侨博粉儿”的广泛关注,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。“行墨间的汉字艺术”最先拉开了暑期社教活动的序幕,以“汉字彩墨”为中心,将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与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,注重培养参与者的创作能力;而“认识印度尼西亚国乐器—昂格隆(Angklung)”则是具有侨居国特色的音乐活动,考验的是参与者团队的协作能力和相互配合默契度。一场场精彩的社教活动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;也使孩子的暑期生活不再孤单!

 
“行墨间的汉字艺术”社教活动大合影
 

“认识印度尼西亚国乐器—昂格隆(Angklung)”社教活动大合影
 
“行墨间的汉字艺术”社教活动
        2017年7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了“行墨间的汉字艺术”社教活动。由浅及深的向学员介绍了“汉字彩墨”艺术,活动中大家可以一边通过欣赏美术作品陶冶情致,一边激发创作灵感。通过四天的课程,每个学员都收获了自己满意的作品,包括以自己姓名为题的汉字彩墨。而最令大家兴奋的则是集体完成了汉字彩墨版《回乡偶书》,每一个人随机分配诗词中的一个字,以“汉字彩墨”形式演绎诗中的情感。《回乡偶书》描写了作者久客他乡的感伤和久别回乡的亲切感,映射着当今社会千千万万华侨华人归国后见到祖国日新月异、蓬勃发展的新面貌的激动之情。让学员以绘画的形式,掀起一场“脑力风暴”,身体力行去感受、表达久客归乡之情,在增长绘画技艺的同时,激发学员的潜在创作思路,是我馆社教活动的新尝试。


 
动起笔来,大家可是格外专注~一丝不苟~
 
 
快来猜猜我们画的是什么汉字呢?
 
 
再来个集体创作吧,这幅作品与我馆序厅的主题浮雕《根》格外呼应~
 
“认识印度尼西亚国乐器—昂格隆(Angklung)”社教活动
        “我觉得这个乐器掌握起来一点都不难,但配合奏出一个曲子确实有点不容易”一个参与昂格隆社教活动的孩子这样说。昂格隆乐器来自于印度尼西亚,作为该国的国乐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列为的文化遗产,昂格隆体现了忍耐、相互尊敬和互补的美德。印度尼西亚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,也是人数最多的华侨华人居住国。社教活动注重让孩子体验异域文化,认识了解这个乐器,同时知道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的重要性。活动中,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一支昂格隆,它是单独的一个音符。要想用昂格隆乐器在摇摆中发出悠扬的曲调,需全体成员相互配合和不断练习才可能达到。
        参加此次活动的孩子最小的5岁半,最大的17岁。不仅年龄差距大,乐理水平也有较大层次不齐。教学方式采用的“一大带一小”和有基础带零基础“模式。三天的时间里,孩子们不但了解、掌握了昂格隆乐器基本用法,且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在不断磨合练习中,最终完成了《小星星》和《雪绒花》两首曲目演奏。


 
开课啦!学学“昂格隆”的演奏方法
 

快看!我们的“昂格隆”是不是拿的有模有样?
 
 
正式练习开始啦!我们边唱歌谱,边演奏“昂格隆”
 
 


 
参与者留言